氣韻寫境的當代文人情調
李啟豪 Chi-Hao LI
沉潛了10年,2001年從復興美工畢業的李啟豪(b.1981~)終於歸隊了,回到他的摯愛-藝術的身邊。
18歲就出社會打滾的他卻沒有比同年齡的年輕人早熟或世故,還是一樣保有著單純就是要畫畫的初心。雖然10年沒有創作發表,但是他並沒有荒疏,很快就找到自己發聲的頻道,清清楚楚,安安靜靜,篤篤定定,沒有懷疑,沒有雜音,不會躁進。
從紮實的寫實基礎出發,李啟豪卻選擇繞過炫技的手法,另闢蹊徑,發展出氣韻寫境的當代文人情調,可遠觀,可近賞,很文,很雅,很舒服!
盆景雖說是文人遣興的小玩意,可小玩意裡有大文章。
看盆景就像看畫,盎尺之盆,竟尺之樹,可藏天地。這盎尺之盆就是畫紙,竟尺之樹就是筆墨。這樹既是筆墨,盆中虛空處就是留白。如何處理這筆墨和留白的關係就叫「布白」。
盆景跟畫一樣,講究的是章法,也就是要照顧到結構佈局的關係,曲直、疏密、聚散、剛柔、巧拙、粗細、輕重、明暗、增減、反復、爭讓、穿插、掩映、離合、虛實等關係。
清代大文豪張潮說得好:「居城市中,當以畫幅當山水,以盆景當苑囿,以書籍當友朋。」吾人雖居鬧市陋室,然牆上有畫,架上有書,窗前有盆景。案頭自有山水,胸中自有丘壑,無減浩然正氣!
李啟豪畢業10年後的首次個展「六月忘暑」,無疑呈現了盆景與繪畫的當代新文人表現,小中見大,近中見遠,有情有景,如詩如畫。
「其實,我在看盆景的時候,常常會把自己放到景裡,好像神遊在山林中,老樹精幹,山嵐裊裊,蟲鳴鳥叫,水氣、木香、葉味濕潤瀰漫,芬多精、森林浴,好想做個深呼吸!」李啟豪說。
我想李啟豪的「六月忘暑」不但帶來了森林與自然的氣息,更捎來清新的新世代東方文人新意,天朗氣清,蕙風和暢,暑氣全消!